本文作者:萧军

共享单车涨价潮来袭,你还能愉快地骑车吗?

共享单车涨价潮来袭,你还能愉快地骑车吗?摘要: 共享单车涨价潮来袭,你还能愉快地骑车吗?当越来越多的人对“随时随地有车骑”的出行方式产生依赖,共享单车适时闯入了“10分钟时代”。再如,共享电单车。以共享单车/电单车为最后一公里出...

10分钟能骑多远?

本轮调价周期从6月份开始,经过数周的酝酿,逐渐被市场感知。

首先,在广州、成都、武汉和习安开始调整价格,滴滴清居自行车在成都和武汉也紧随其后,美团的价格变化令人惊喜。

目前2023澳门管家婆资料正版大全,武汉、成都的Haro、价格为工作日前10分钟1.5元,10分钟后每15分钟1元。按照这个计算,骑行一小时的费用已经从4.5元上升到5.5元,涨幅为22.22%。

在广州,只有哈罗前10分钟将价格上调至1.5元,青州单车至今没有跟进这一轮涨价,而美团单车则反其道而行之,不仅没有涨价,反而将起步价的时长提高到了20分钟。

美团表示,广州路况复杂,共享单车在连接车站和游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“我们希望通过延长启动服务时间,可以降低用户的乘车成本,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。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。“美团单车广州负责人说。

节假日和周末是另一种定价系统。Hello在武汉、成都和广州的票价为前10分钟1.8元,武汉前10分钟1.8元,广州前15分钟1.8元,后15分钟1.8元。

但是,加上周末和节假日后的定价体系比较复杂,不同的品牌在不同的城市使用不同的定价体系,有的按工作日、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区分,有的则按照周末和节假日的相同规则定价。

(成都市品牌定价规则)。

事实上,节假日共享单车涨价现象早在今年4月就已经出现,在上海、广州等城市,共享单车企业都曾试水1.8元/15分钟的定价,目前的涨价可以看作是这次试水的延续。

目前,价格上涨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在一些城市先行尝试。例如,北京的共享单车市场还是相对稳定的,北京三大共享单车品牌的起售价保持在每30分钟1.5元,这一价格自2019年以来已经维持了近五年。

同时,在一些价格调整的城市,几家公司的价格并不相同,根据以往的经验,同一城市的三家共享单车公司的价格差距不会很大。

在这个价格调整周期中,最大的不同是在广州,同样1.5元的起拍价,美团单车可以骑行20分钟,而Hello单车只能骑行10分钟。

作为此次涨价的“始作俑者”,官方客服回应称,共享单车的定价受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影响,将不定期进行调整。价格调整后的具体信息在APP中不再以弹窗的形式展示,用户仍可以通过“计费规则”栏目查询当前定价详情。在骑行过程中,无论是扫码确认解锁,还是骑行后查看订单页面,用户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消费明细。

此外,三家共享单车公司的客服都使用相似的词语:共享单车按时间计费,计费规则由起步价、时长费和调度费组成,每个城市的计费标准根据城市和时间段不同。

价格变化带来的认知并不明显,这也是共享单车成为“消费刺客”的根本原因。

一方面,共享单车的定价规则存在诸多变数,如不同城市/地区的定价规则不同,同一城市的工作日/周末/节假日收费规则不同,同一时间段内不同车型的定价规则不同。另一方面,共享单车的定价规则也在不断动态调整,几乎每隔一年都会有一次全行业的价格调整。

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,共享单车的价格一直在调整。

因此,市场对“共享单车涨价”的认知就像在温水中煮青蛙一样,当消费者注意到时,实际价格已经与印象中的价格相差很大,导致“价格永远上涨”的错觉,成为“消费刺客”。

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/摩托车骑行情况报告》,共享单车平均高峰骑行速度为9.1公里/小时,按照这个速度,进入“10分钟时代”后,骑行距离超过1.5公里的,将超过起步费。根据上述报告,共享单车的平均骑行距离为1.5公里。

10分钟的门槛变化,显然是企业慎重考虑的结果,也是企业与用户的诱惑和博弈。

没有钱,就没有朋友

自2014年第一家互联网化的共享单车公司ofo成立以来,共享单车行业在过去十年中不断发展,从ofo和摩拜单车的二人组,到2017年多达70家公司的彩虹大战,最终形成了美团单车、你好单车、滴滴青菊三足鼎立的格局。

在很多人的认知中,前期烧钱抢市场,后期提价,是很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脉络,这也是共享单车每一次涨价都受到质疑的关键原因。

有红包用起来很酷,没有红包的时候脸就红了。

2015年前后,共享单车的价格较低,单程仅需0.5元/半小时,甚至0.5元/1小时。彼时,共享单车行业正处于烧钱阶段,在激烈的淘汰赛竞争中,企业忙于争夺用户的保证金,尚未进入涨价的通道。

自2019年以来,三巨头收拾烂摊子后,共享单车的价格开始陆续上涨,逐渐将计时单位缩短到30分钟、20分钟甚至15分钟,而单时段的价格也逐渐上涨,涨到1.5元/30分钟,直到2023年涨到现在常用的1-1.5元/15分钟。

2024年以来,全行业涨价趋势暂停,但企业并未停止探索。

共享单车公司给出的涨价理由是“成本上升”。2022年1月,宣布对骑行套餐卡进行涨价,7日通行证非优惠价由10元调整为15元,30日通行证非折扣价由25元调整为35元共享单车涨价潮来袭,你还能愉快地骑车吗?,90日卡非折扣价由75元调整为90元。价格上涨的原因是“行业一般运维人力投入和产品折旧成本的增加”。

同年8月,美团7天、30天、90天通行证的未打折价格分别从10元、25元、60元上涨至15元、35元、90元,与持平,理由是“硬件和维护成本增加”。

从行业角度来看,共享单车市场进入稳定状态后,成为大型企业的业务板块,以资源为后盾,在门店体量、运维等方面都有所进化,体现在用户体验层面,即无需押金、多用车、骑行更好。然而,对于企业来说,共享单车业务还没有成为一项盈利的业务,涨价已经成为企业在竞争中暗中维持的默契。

当时,共享单车企业确实面临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。根据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一季度,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%,自行车、电动自行车行业面临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等困难,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正从自行车制造企业向下游传导。

公开数据显示,目前共享单车的生产成本在500元到1000元不等,而这只是简单的车辆成本,并不涉及仓储、发货、运维、调度成本等。

从左图到右图,是城市管理、企业运维和用户质量的共同进步,也是共享单车企业需要投入的成本之一。

此外,海乐格的招股书提到,2020年,其近一半的运营成本是折旧成本。海乐格CEO杨磊也曾公开表示,一辆自行车的日常运维和折旧成本在1元左右。

共享单车要经受住春风、夏秋雨冬雪的自然环境考验,经受老化部件的自然损坏2023澳门资料大全正版,经受一些用户“暴力”骑行、停车的人为因素考验。共享单车企业还要考虑新车上市、仓储、运维、折旧等成本,因此行业长期无法进入盈利周期。

共享单车骗局曝光_共享单车套现2亿_

2018年4月,美团以27亿美元收购摩拜单车,同年剩余的八个月,摩拜单车亏损45.5亿元。美团2018年财报显示,自当年4月收购摩拜单车后,从收购到年末,仅摩拜商标和摩拜单车改组两笔费用就达17亿元。此后,美团将共享单车纳入“新业务”板块,该板块在2019年至2023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2023年,美团新业务板块亏损201.66亿元。

于2021年向美国股市提交了招股说明书,随后撤回了在美国上市的计划。招股书数据显示,2018年至2020年,其净亏损分别为22.08亿元、15.05亿元、11.34亿元,三年累计亏损48.47亿元。

损失的根源是高昂的成本。2018年至2020年,海乐集团累计折旧费用分别为17.26亿元、20.93亿元和24.73亿元,共计超过60亿元,其中90%来自共享单车,折旧费用也是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。此外,哈啰分别斥资42.52亿元、23.33亿元和40.26亿元购置新型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,总额超过100亿元。

滴滴将青驹单车归入其他业务板块,并未直接公布青驹单车的亏损。不过,根据滴滴财报数据显示,2021年至2023年,青菊单车所在的“其他业务”板块也处于亏损状态,2023年亏损51.48亿元。

自2017年以来,各地陆续出台政策,对共享单车实行三年强制更换周期。各地政策略有不同,运营成本因城市而异。大城市对骑行的需求更大,车辆磨损速度更快,难以维持三年的运营周期。随着管理的精细化,对运营和局部区域的管理更加严格,也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来保证运营。

虽然共享单车披上了“共享”的外衣,但如今的共享单车行业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共享经济,更像是一种新型的租赁经济。传统共享经济的本质是盘活现有的闲置资源,提高使用效率,但共享单车的商业逻辑是通过推出新车、收取租金、追求利润等方式不断抢占市场份额。

在成本的制约下,涨价成为必然的选择,终点也很明显——要么盈利,要么退出。

因此,共享单车行业很难在短期内丢掉“消费者刺客”的帽子,价格体系的调整仍将是行业的常态。

会员制,行业“阳谋”。

对于这一轮“共享单车涨价”,也有部分消费群体没有明显的认知,这也是共享单车企业目前争夺的主要群体——一卡通用户。

在热搜条目下,不少消费者将其他出行方式与共享单车进行对比,得出的结论是“共享单车比地铁/公交更贵”。有消费者提到,每天骑行15分钟的价格涨到了2.5元,不仅超过了公交车费,而且每天来回奔波5元,两个月就能买到一辆自行车。

看似没什么问题,其实问题也很多。共享充电宝用户也面临着类似的选择,经过一定的积累,租赁充电宝的总成本必然会高于购买充电宝的价格,但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大潮中仅存的两波浪潮,依然有价值存在, 也就是说,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有充电功能,就有一辆车可以骑。

越方便,越容易习惯。当用户的习惯形成后,就不存在比买自行车更有利的解决方案,那就是办卡。

(北京市各品牌卡价格)。

以北京为例,1小时以内的单程乘车价格为3元,按每月20个工作日计算,即每月120元,不算周末出行价格;30天无限乘车卡(1小时内免费)的价格一般在13元左右,还是低于公交、地铁、自行车的费用。

半小时以内单程票价为1.5元,而青居有9天9次卡1.9元,哈啰有5天3次卡1.9元,美团有7天3次卡2.5元。

临时卡、月卡、季卡、年卡、卡处理是共享单车公司的核心业务。APP中比较优惠的措施是为了增强用户粘性。各种卡片申请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,那就是提醒您申请卡片时不要赔钱。

但是,如果您在申请卡时忘记关闭自动续费功能,共享单车将成为另一种形式的“消费刺客”。

据北京市交通委数据显示,2023年北京市共享单车骑行次数达10.88亿人次,创历史新高,日均骑行次数达311.57万人次,较2022年增长9.04%。《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共享单车/骑摩托车情况报告》也显示,在赛道里程超过500公里的城市,“共享单车+铁路”服务的通勤出行出行明显高于其他城市。

在价格体系相对稳定的北京,共享单车的消费惯性得到了培养。用户的使用需求与经营成本的差额,就是企业亏损或盈利的空间。

结合上述多重成本,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,单个用户的使用频率比新用户多更重要。

此外,打开下沉市场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低线市场的用户更灵活,旅行更自由,短途旅行和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较少。共享单车本身是公共交通工具的补充和延续,其存在的必要性取决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程度。

如果前九公里没有公交车或地铁,那么“最后一英里”难题就根本不存在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的时代。

因此,提高单程乘车和申请一卡通的价格差额,鼓励只需要从单程换乘到一卡通的用户,目的是锁定用户的存量,将波动的每次收入转化为稳定的一卡通收入,本质上是为了延长新租赁经济体系中的“租赁期”, 并在股票中寻找增量的“杨谋”。

发卡用户的增长,也将帮助共享单车品牌建立会员制,从零售模式向会员模式转变,拓展基础市场,寻找新的盈利点。

共享单车三大巨头都不是以共享单车为生的公司,滴滴和哈啰都有出行矩阵,美团更是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。把共享单车作为交通入口,开辟多元化的收入渠道,也是他们在以高投入结束行业混乱大战时的目标之一。

例如,骑车到地铁站并点一份外卖。

另一个例子是共享摩托车。共享单车企业在多个城市同时开展共享单车和共享单车业务,其中共享摩托车的运营模式较为健康,没有经历过悲剧性的价格战和淘汰赛,顺利进入规模化运营阶段。早在2020年,松果、哈啰等公司就表示,摩托车业务已经实现了盈利。

目前,各品牌摩托车骑行价格一般为前30分钟2.5元,价格调整后的共享单车已不再占据价格优势。在相同的骑行时间下,摩托车可以骑行更长的距离并节省更多的精力,这将转移因共享单车价格上涨而改变出行方式的用户。

据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初步统计,截至目前管家婆2024今晚开特兔费资料,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投入运营共享摩托车,运营车辆超过1500万辆。业内人士指出,共享摩托车正在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,有望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。

使用共享单车/摩托车作为最后一英里出行方式的消费者,平均行驶距离是固定的,从自行车转向摩托车意味着更高的周转率和更低的购物成本。

然而,共享摩托车的电池维护、周转、折旧成本也相对较高,他们面临的监管水平也较高。

结论

2024年开始以来,共享单车行业的涨价潮并未停止,而是迈上了新的台阶。

“10分钟时代”的到来,打破了企业之间的默契,放松了共享单车和摩托车之间的价格平衡,倒逼消费者在会员制和传统交通方式之间做出选择。

价格调整是企业利润压力下的“阴谋”,也是在看似稳定但随时可能松动的行业格局中求路的一种方式。在存量时代真正到来之前,需要扩大会员数量,贯穿盈利模式,推动业务升级,以便在共享单车真正融入城市公交体系时赢得入场券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4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