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郭沫若

博士扩招,学历贬值?6 年人数翻番,就业何去何从?

博士扩招,学历贬值?6 年人数翻番,就业何去何从?摘要: 博士扩招,学历贬值?6 年人数翻番,就业何去何从?卷不过硕士和本科生在本科和硕士生复习考试的几个月里,正是博士赶毕业论文的焦灼时刻。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,就算没遭遇任何意外,也通常快...

许多博士发现他们的学术资格被贬值了。

一些博士生会在网上讲述自己申请博士的坎坷历程。谈到博士生为何在大学任教变得如此困难,“博士招生扩招”永远是听到最多的词。

确切地说,中国高校博士生招生规模扩招是从2017年开始加速的。根据教育部历年公布的《全国教育发展公报》,2016年之前博士生招生规模增幅并不大,2017年起,博士生招生规模每年以1万人左右的速度猛增。公报显示,2017年博士生招生规模为8.39万人。而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博士生招生规模将达到15.33万人,同比增长约10个百分点。

也就是说,博士招生数量比六年前增加了近一倍。

近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及增长率。(林泽君 摄)

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,最多可以延长到6年。但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、毕业指标的不断提高,博士生能够按时毕业的已经非常少了。更为残酷的现实是,好不容易熬到毕业的那一天,摆在博士生面前的教职岗位却寥寥无几。

某985重点高校文科博士生张天林提前半年拿到了毕业证,是国内少有的提前毕业的博士生。他的博士生同学中,能按时毕业的只有30%,而这30%中,又只有一半左右能在大学里找到正式工作。

(图:《玫瑰的故事》)

即便能提前毕业,张天林也找了很久的工作。年龄是摆在他面前最现实的一道坎。“我已经45岁了”,他说,读博士后不现实,考公务员更不现实。2023年2月,还在读博士三年级的张天林敏锐地察觉到,博士就业正在成为一个大问题,于是他创业,组建了一支面向全国文科博士生的就业指导团队,为他们提供社交网络和咨询服务。

观察身边的案例,张天林将博士生就业成功归结为三个因素:导师、成果和学历。首先,导师很重要,但“除非是大咖,否则帮助不大”;成果主要指论文发表和项目申请,当然越多越好;至于学历,“一个好的博士学校是不够的,你的第一个学历也很重要。”张天林解释说,现在大学“入场券”的竞争太激烈了。

另一位985名校文科博士毕业生林晓琪认为,还有一个经常被就业指导专家忽视的关键因素,那就是“运气”。

她在求职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,但她觉得自己足够幸运。

林晓琪完成论文写作期间的微信朋友圈封面。(图/受访者提供)

必须遵守的“游戏规则”

以及学术理想的破灭

博士圈有句不成文的说法,投稿给期刊却没有导师名字,就如同新生儿没有户口,无论论文写得有多好,都可能根本不会被审稿人接受。一般来说,导师的作用除了实际的学术指导外,还包括对博士生的论文给予一定的权威性。

然而,林晓琪博士刚入学时,导师就明确告诉她和同学,发表短文时,不要用导师的名字。“你知道吗?如果不用他(导师)的名字,期刊根本就收不下来!”她苦笑着说。

由于国内大部分学术期刊不采用盲审机制,不少甚至直接请“大咖”投稿,对于缺乏学术资源的博士生来说,独自投稿十分困难。在这种情况下,作为“学术菜鸟”,林晓琪需要独自面对审稿人。为了实现学院指定的两篇特定领域的小论文,她开始拼命工作,从写文章到投稿,全靠自己。

在一些学校,博士生毕业率与导师考核制度挂钩,如果博士生无法毕业,导师就无法正常招收学生,因此有些导师甚至比学生还要辛苦。对此,相比于学院里一些给学生“布置论文”的老师,林晓琪认为,自己的导师并不关心自己能否顺利毕业。

(图/理想城)

让林晓琪难以接受的是,她的导师只有在需要她做事的时候才会来找她。读博士三年级的暑假2023今晚澳门开奖结果是多少,林晓琪家里出了事,她就回老家了。那段时间,导师完全不管她的家事,给她施加压力,只为了让她写一份他申请的项目的提案。如果这个项目被选中,他能拿到几十万的科研经费。

“导师不管你别的,他只要结果。”那段时间,她经常躲在家里哭,满脑子都是如何处理导师的项目。

最终项目没有入选,经费也花光了。因为这件事,她和导师的关系跌到了冰点,“他只是想让你帮他出成果。”虽然她也是给导师打工的,但和理工科不一样的是,在实验室里,导师就像老板,学生拿工资,而林晓琪只是“白干”,一分钱都没拿到。

2022年林晓琪在宿舍看到的月亮。(图/受访者提供)

“师徒”式的学术培养模式,让博士们不得不做很多看不见的工作。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文科博士梁欣欣认为,“整个学术工作,其实跟当基层公务员很像。”

除了与导师建立关系,博士生还需要开拓其他学术资源。梁欣欣说,这就是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目的,要“露面”,要努力与“学术大咖”交朋友,而不仅仅是主动请吃饭、喝咖啡——这一切都是为了积累学术人脉。

(图片:www)

她回忆自己读博士时,对维持“学术人脉”的必要性一直不屑一顾,当时她对自己说:“如果我真的喜欢做这些事,我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去读博士,而不是去考公务员呢?”

那些身陷其中却对“游戏规则”一无所知的人,对一切都抱有乐观的态度,以为这将是一场纯粹、公正的学术竞争,直到自己的论文被各处拒稿、无人问津。“如果做不到,就别玩这个游戏了。”梁欣欣说。

拿到博士学位之后,梁欣欣彻底离开学术圈,到一家教学培训机构任职,下班之后,她经常去酒吧玩乐,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。

35岁博士扩招,学历贬值?6 年人数翻番,就业何去何从?,“升职或离开”

博士一进大学就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,如今高校年轻教师的出路要么是晋升,要么是离开。

“升或离”是高校招聘中的“聘前制”,高校内部也习惯称之为“3+3”。通常聘前合同期为3年,3年后可以续签一次。在此期间,讲师需要完成学院规定的考核指标,才可以晋升为更高职称,否则学校不会与其续签合同。

(图片:“城中之城”)

只有通过了预聘阶段,才能“排队上岗”。越好的学校,预聘阶段越长。一些好的学校,博士的就业“链条”通常是:先做博士后,然后是预聘讲师、讲师、预聘副教授,运气好的话能晋升为副教授,最后评为教授。

在聘前制度下,35岁是所有博士的一道坎。例如,国家青年基金规定申请者必须在35岁以下。这种年龄焦虑在博士后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。林晓琪说,有些大学甚至要求博士后每年发表2篇C级期刊论文,如果一年内达不到考核要求,就要走人,并退回工资。

何源毕业于一流985大学理工科专业,博士毕业已经8个月了。他向媒体透露,就他所从事的专业而言,珠三角地区普通二线高校也是要求“要么升,要么走”。“进中科院一区,需要四五篇论文澳门一码一肖一特一中2024年,而且还要申请入学,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:来做博士后吧。”

“我报考的某所大学,去年招收了150多个博士生,但3-5年后留下来的也就20个左右。”何源感慨道。他还说,一些好的学校会招“特聘博士”,但那只是个空头支票。

(图片/)

何源说,聘前制度发源于国外,但目前博士生“供大于求”的现状,让年轻学者陷入“要么升职,要么走人”的尴尬境地。他说:“国外大学一个岗位只招有限人,学校提供平台培养你,期末达到要求,你就会留下来。而中国大学的情况是,一个岗位招20个人,你直接去应聘就行。”

在缺乏应聘机会的就业环境下,女博士生是更加弱势的群体,林晓琪班上的一名女博士生在读博士三年级时意外怀孕,不得不推迟毕业,进度比其他人至少落后两年。

在为博士生做职业指导的一年多时间里,张天林有这样一个观察:很多立志要进入高校从事科研的年轻博士生,还处于一种“认知错位”的状态,即以为自己在学历上处于最高水平,但实际上却处于科研的最低水平。他坦言:“有些人总觉得拿到博士学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,但其实到了高校,在别人眼里你只不过是一个刚毕业的‘小鲜肉’,对自身的无能为力并不清楚,从而导致抑郁。”

张天林提到一个典型的“认知不清晰”的案例,这位文科博士找工作已经一年多了,“他的问题是几乎只报考211大学,现在很多大学只看重本科学历,他能发表文章,有科研能力,虽然硕士、博士都是985大学,但本科学历却是普通高校的。”

拿到博士后如何定位自己?这是张天林在做就业指导时经常让博士生思考的问题。他见过一些极其夸张的招聘条件,“比如一个排名很靠后的二流大学,考核要求是一年内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(该期刊被学术界誉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)上发表3篇文章。”张天林感叹:“有些幼稚的博士生被坑了。”

张天林在白云山散步。(图/受访者提供)

博士考试,

不如硕士和本科生

和梁欣欣一样,林晓琪一开始并不想上大学。

北上广深的学校她都没机会报考,家乡省会的大学也几乎没几个给她录取。林晓琪发现,大部分应届博士生都有一些学术理想,但读的时间越长,学术理想就越低,她自己也是如此。

更重要的是,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让她身心疲惫管家婆四肖期期精选免费资料,她觉得自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。“你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,你每周7天、每天24小时在线,没有任何休息,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思考论文上,却看不到任何成果,工资又低,对身体的消耗巨大。”

(图/《请叫我导演》)

“我的年龄显然不具备进入公司的优势。”博士在公司能拿到相对较高的工资,但社会上需要博士的岗位却很少,为了节省人力成本,公司往往更愿意招聘硕士甚至本科学历的人。

经过深思熟虑,林晓琪决定考公务员,通过选拔。但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,这条路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容易。

就在一个多月前,网上流传着斯坦福博士将入职乡镇公务员的消息。不少人以为“海外名校博士优先录用”,甚至流传“博士生可免笔试”。很快,当地市委组织部一名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,这次招聘对所有应聘者“一视同仁”。

(图:《玫瑰的故事》)

林晓琪认为,博士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并不占优势,反而在年龄、学生工作、复习时间等方面处于劣势。为了毕业,大大小小的学术目标几乎可以消耗掉博士生所有的精力。博士生根本无暇顾及与论文无关的事情,比如学生工作、社团活动、校外实习等,这些都和找工作有直接关系。

由于担心论文提交出现问题而推迟毕业,博士生甚至不敢提前找工作。“如果工作保住了,但论文没有通过怎么办?或者如果主论文终于通过了,但副论文不符合要求怎么办?”她说。

在本科生、硕士生备考的几个月里,博士生们也在抓紧时间完成毕业论文。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,而博士论文预答辩时间则是12月至次年1月。无论如何,预答辩前必须拿出一份“过得去的作品”。

虽然学院规定写作量不得超过10万字,但林晓琪班上不少人都写了30万字。论文预答辩时,她恰好遇到了学院出了名严格的“死亡小组”,一群专家从下午1点半讨论到下午6点。预答辩结束后,她不得不重写整篇论文三分之二的内容。

林晓琪在百忙之中抽空观看脱口秀节目。(图/受访者提供)

林晓琪参加省考时,根本没时间复习,成绩排在第七,连面试机会都没拿到。至于省选,她研究了一下就放弃了,“要跟其他硕士、本科生竞争,我一点优势都没有。”

林晓琪认为,博士所谓的学术优势,需要通过资格审查、笔试等环节,进入最后的面试环节,而多数情况下,博士连这个环节都进不去。

以一线城市非核心区域“年轻后备干部”选拔为例,报名条件非常严格,规定报名者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。即使不出意外,一般也要30岁才能完成本科、博士学位。林晓琪当时28岁,报名正好。

林晓琪顺利通过了第一轮简历筛选,3月底也通过了网络面试。下一轮笔试原定于5月底,但恰逢博士论文答辩,林晓琪只好放弃。此外,她还报考了市选拔,却意外发现自己连考试资格都没有。

(图:《玫瑰的故事》)

“选拔要看你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,参与过多少学生工作,你来自哪里,你的本科和硕士是不是985高校的。当然也要看当地的发展方向,可能更需要理工科专业。”林晓琪猜测道。她也在另一个城市参加了公务员考试,那里一共招17个博士,但她的文科专业只有一个名额。

最终,林晓琪应聘的职位全部被拒。放弃公务员考试后,她被家乡一所普通高校聘为讲师。她感慨道:“我硕士毕业时应聘的是当地一家国企,年薪28万。读完博士后,现在年薪不到8万。”不过,她现在的工作是一份正规工作,并不是“升职不升职”的工作,科研压力目前看来还可以接受。

采访结束后,张天林给我发来一首他无聊时写的打油诗:“我年轻的时候,不会考公务员,也没想考个博士学位,苦读五年,每月只挣5000元钱。”

校对:余建 操作:兮兮 排版:魏娉婷

新的每周特刊“谈论治愈力量”现已推出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4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